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文教·生活> 福建第四屆藝術節(jié)> 國家重點京劇院優(yōu)秀劇目展演
> 正文
風雨砥礪一甲子 福建京劇喜逢春
上世紀70年代末撥亂反正,文化事業(yè)逐漸復蘇,福建京劇團又迎來新的春天。劇院編演的《東鄰女》參加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文化部首次舉辦的現(xiàn)代戲會演,得到熱烈反響。1981年新編神話劇《真假美猴王》晉京演出譽滿京華,后又拍成電影,廣為傳播。在改革開放春風的沐浴下,劇團生機勃發(fā),《郝?lián)u旗》、《五顆明珠》、《雷鋒之歌》、《山花》等優(yōu)秀創(chuàng)新劇目一個接一個問世,在戲曲界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進入21世紀,伴隨著福建經濟大發(fā)展,文化建設也駛入了快車道,在海峽西岸經濟區(qū)、文化強省建設的大背景下,福建京劇院迎來了新的春天。中央和各級領導十分關心福建京劇事業(yè)的發(fā)展,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多次親臨京劇院視察,十分關心劇院的人才培養(yǎng)、精品創(chuàng)作、院團管理。他期盼京劇能堅持正確的發(fā)展方向,老藝術家和傳統(tǒng)文化能得以保護、傳承;叮囑年輕演員們要苦學、苦悟、苦練,希望他們能學習老藝人高尚的藝術品質和人格,快快成才、弘揚國粹。他經常對年輕演員說:“我對你們寄予厚望,只要下定決心,刻苦努力,你們一定可以成才,成為全國一流院團。”他還對新編劇目《北風緊》傾注了許多心血,親自調整唱腔,修改唱詞等,為劇本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京劇院的發(fā)展建設,省里撥出專項資金改造了鳳凰劇院,修繕了京劇院排練廳,為京劇院提供了演出、排練的專門場所;對京劇院推出的定時定點低票價京劇演出和精品劇目創(chuàng)作給予專項補貼;聘請了燕守平、馬小曼、夏慧華等京劇界專家為京劇院的青年演員指導授藝,使青年演員健康成長,京劇事業(yè)后繼有人……
相關新聞
- 2009-11-19朱镕基與福建京劇的故事:從知音、吹鼓手到引路人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