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媒體”的概念橫空出世,仿佛其他媒體都“老”了?,F在,數字報刊、移動電視、社交網絡、手機客戶端、微信、博客、播客、微博等新興媒體,其勢不可擋。 顯然,這是一場意義深遠的媒體變革。它的實質在于,重新定義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方法。就像蘋果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亞馬遜重新定義了書店、特斯拉重新定義了汽車,技術的革新,給媒體帶來一種巨大變化。適應這種變革,是媒體人的時代使命。走媒體融合發(fā)展之路,才能引領變革。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中央敏銳把握媒體變革大勢,著眼未來媒體發(fā)展全局,作出了這一重大戰(zhàn)略部署?!皟?yōu)勢互補、一體發(fā)展”、“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新型媒體集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這些新理念、新業(yè)態(tài),刷新了人們的認識,為媒體融合發(fā)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作為媒體人,將如何在這場變革中走出特色之路、引領時代潮流? 就媒體融合而言,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都還走在探索路上。大部分傳統媒體業(yè)務和新媒體業(yè)務還是“兩張皮”,還沒有實現采編業(yè)務、組織機構和資本方面的全面融合,缺乏具有市場號召力的傳播平臺和融合發(fā)展的路徑,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即使是在互聯網高度發(fā)達、傳媒十分成熟的美國,似乎也沒有成功的范本。今年6月,我去美國《舊金山紀事報》,他們也同樣在為報紙內容怎么上網、收不收費而糾結。目前,全世界的傳統媒體基本都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誰都有機會彎道超車、脫穎而出。這對每一家中國媒體來說,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 媒體融合首先要打通。一個集團下面,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以前好像一個大雜院,一家一戶,各買各的菜,各做各的餐?,F在要把每家每戶的小灶改成大廚房,讓大家匯集一堂,統一采購、分類加工、集中分發(fā)。打通之后是整合,是要形成合力,需要在背后的體制、機制、流程、人員配備等方面,整合資源、有破有立。再就是提升,最終改變的是傳媒業(yè)的整體面貌。 “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媒體融合最關鍵、最根本的還是內容。新媒體靠渠道起家,但內容仍然是靈魂、是基石。媒體的內容生產能力,尤其是設置議程的能力,仍然是市場競爭最有力的法寶?;ヂ摼W時代,生產的內容在變,生產的方式在變,傳播的路徑也在變,但生產優(yōu)質內容的方向始終不變。然而,這種內容建設,卻是新技術引領和帶動下的內容創(chuàng)新,乃至媒體人的思維觀念、用戶意識的深層變革。這正是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最關鍵所在。 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更加廣闊的空間,媒體融合的戰(zhàn)略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形態(tài)變了,就去適應形態(tài);渠道變了,就去適應渠道。不斷適應時代變革,新聞工作者就能永遠挺立時代潮頭,引領輿論先聲。 |
相關閱讀:
- [ 08-20]在媒體融合新格局中講好中國故事
- [ 08-20]擁抱融合,傳統媒體才有明天
- [ 08-20]媒體融合是場大變革
- [ 08-19]媒體人的“怕”與“不怕”
- [ 08-15]產婦死亡迷局中的媒體倫理
- [ 08-05]對媒體報道應允許法院發(fā)布禁令
- [ 07-30]媒體就該對負面新聞“感興趣”
- [ 07-29]新媒體時代,什么值得翻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