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无码电影亚洲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_免费人妻中文在线视频_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视频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際> 環(huán)球要聞 > 正文
華人科學家高錕等3人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www.strategicstaff.net?2009-10-07 07:08?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1996年在“高錕星”命名典禮上。資料圖

pic_81.jpg

高錕、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從左到右)3人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N據新華社電 中新 鐘荷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貢諾·厄奎斯特在記者招待會上說,高錕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于光學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將獲得今年物理學獎一半的獎金,共500萬瑞典克朗(約合70萬美元);博伊爾和史密斯發(fā)明了半導體成像器件——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傳感器,將分享今年物理學獎另一半獎金。

當記者問及今年為何擇定兩個看似不相干的領域為諾貝爾物理學獎歸屬,評審委員會解釋道,當今信息社會建立在通信基礎之上,而光纖傳輸和圖像記錄彼此關聯(lián),“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簡言之,3名獲獎者“幫助塑造了當今網絡社會的基礎”。

華裔諾貝爾獎得主(不完全名單)

楊振寧1957年物理學獎

李政道1957年物理學獎

丁肇中1976年物理學獎

李遠哲1986年化學獎

朱棣文1997年物理學獎

崔琦1998年物理學獎

錢永健2008年化學獎

高錕2009年物理學獎

成果解讀

信息時代的基礎

“光流動在細小如線的玻璃絲中,它攜帶著各種信息數(shù)據傳遞向每一個方向,文本、音樂、圖片和視頻因此能在瞬間傳遍全球。”——諾貝爾獎評委會

在互聯(lián)網中暢游、欣賞高清晰電視轉播節(jié)目、與千里之外的友人通話,又或者躺在病床上接受胃鏡檢查,這些事情改變著人類的生活,但人們可曾想到,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英籍華裔科學家高錕發(fā)明的“光導纖維”,即“光纖”。被譽為“光纖之父”的高錕,用他的發(fā)明為人類連通了信息時代。

1966年,高錕發(fā)表了一篇題為《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的論文,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光導纖維在通信上應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長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絕緣性纖維的結構和材料特性。在爭論中,高錕的設想逐步變成現(xiàn)實:利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纖應用越來越廣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場光纖通信的革命。

今天,光纖構成了支撐我們信息社會的環(huán)路系統(tǒng)。如今,利用多股光纖制作而成的光纜已經鋪遍全球,成為互聯(lián)網、全球通信網絡等的基石;光纖在醫(yī)學上也獲得了廣泛應用,諸如胃鏡等內窺鏡可以讓醫(yī)生看見患者體內的情況;光纖系統(tǒng)還在工業(yè)上獲得大量應用,在各類生產制造和機械加工等方面大顯身手。

高錕的發(fā)明不僅有效解決了信息長距離傳輸?shù)膯栴},而且還極大地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此外,光纖還具有重量輕、損耗低、保真度高、抗干擾能力強、工作性能可靠等諸多優(yōu)點。


相關新聞
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