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5dm4x"></s>

  • <wbr id="5dm4x"><menuitem id="5dm4x"></menuitem></wbr>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時政新聞眼丨再次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習近平強調綠化祖國要三者并舉
    www.strategicstaff.net?2024-04-04 08:16:38?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我來說兩句

    d6602493c2e99e49268260563b4191b7_20240403212135311.jpg

    4月的北京,百花綻新蕊,樹木吐新芽。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在植樹現場,他強調,綠化祖國要擴綠、興綠、護綠并舉。

    總書記連續多年參加植樹活動,傳遞了哪些信息?這次強調綠化祖國要三者并舉,有著怎樣的考量?《時政新聞眼》為你解讀。

    image.png

    △視頻:習近平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

    01

    力行植樹 飽含期許

    今年這次植樹,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一是新中國植樹節設立45周年。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決定3月12日為植樹節。

    二是第40個首都義務植樹日。1985年3月,北京將每年4月的第一個休息日確定為首都義務植樹日。

    cc7b10ca191cb7009278da25724ff2e3_20240403212135398.jpg

    △遠眺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植樹點。(總臺央視記者劉岳拍攝)

    每年首都義務植樹日前后,黨和國家領導人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同首都群眾一起植樹。

    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件事看得很重。今年是他擔任黨的總書記以來第12次參加植樹活動,算上到中央工作以來參加的次數,已達17次。

    a7100e97f008c42531d0f512ed211406_20240403212135478.jpg

    △植樹點地處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交界地區。(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總書記這次植樹的地點位于通州區潞城鎮。這是繼2018年到張家灣鎮、2019年到永順鎮之后,總書記第3次赴北京通州區植樹。

    植樹點的選擇,蘊含深意??倳浽鞔_指示,植樹點要在造林規劃中選,選群眾植樹的地方,不單獨安排。今年的植樹點位于潮白河畔京冀首個跨界共建的森林公園內。

    c45915b769add8d02f3d398062416c38_20240403212135566.jpg

    △現場參加植樹的少先隊員們。(總臺央視記者李增仁拍攝)

    植樹造林,種下的既是綠色樹苗,也是祖國的美好未來。

    去年六一兒童節前夕,總書記在北京育英學??疾鞎r說,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要從娃娃抓起,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靈。

    除2020年受疫情影響缺席外,少先隊員每年都會和總書記一起植樹。在今年的植樹現場,總書記說,廣大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從小要積極參加勞動、植樹造林,把綠色的種子種進心里。

    腳下有泥,心中有光,方成國之棟梁。

    aa60a7f101809a8872bf163895c1fe4b_20240403212135653.jpg

    △現場參加植樹的少先隊員們。(總臺央視記者鄂介甫拍攝)

    02

    走進一片片林 謀劃“國之大者”

    去年4月4日,春雨飄飄,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朝陽區東壩中心公園的植樹點參加了義務植樹。種下一片綠,關注更多綠。一年來,總書記在國內考察行程中走進一片片林,在治國理政議程中謀劃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國之大者”。

    5f3f44d49da2943cf67b230c9fd78c20_20240403212135743.jpg

    △京郊大地,春意正濃。(總臺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4月10日,京郊植樹結束不到一周,總書記當年首次國內考察,就來到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他指出,這片紅樹林是“國寶”,要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好。

    此后,從內蒙古巴彥淖爾的新華林場,到四川劍閣縣的翠云廊,再到黑龍江大興安嶺的漠河林場,總書記牽掛著“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這一生態屏障,感悟著全世界最大人工古柏林得以保護傳承的寶貴啟示,思考著森林保護與旅游業發展的辯證關系。

    2a51e53cc521e6315972b93023fd1f84_20240403212135848.jpg

    △在潞城鎮植樹點,習近平接連種下油松、黃櫨、元寶楓、櫻桃、紅葉碧桃、側柏等多棵樹苗,這是他種下的油松樹苗。(總臺央視記者石丞拍攝)

    一年來,總書記出席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系統部署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在內蒙古考察途中主持召開座談會,聚焦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鮮明指出,“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總書記一直謀劃著美麗中國建設的新篇章。

    cc7eed0b8debdb40fb9582c0b90250bf_20240403212135909.jpg

    △這是習近平種下的黃櫨樹苗。(總臺央視記者陸泓宇拍攝)

    又到一年植樹時。人們看到久久為功的堅持,讀懂一以貫之的理念。一次次揮鍬鏟土、培土圍堰、提水澆灌,沉淀更多思考,謀劃更實措施。

    在今年的植樹現場,總書記列出了中國植樹造林的非凡成就與突出問題,闡釋了增綠植樹的重要意義,也指明了綠化祖國的清晰路徑。

    213403710595ccd3cb4efd47e0ef6523_20240403212136087.jpg

    △這是習近平種下的側柏樹苗。(總臺央視記者陸泓宇拍攝)

    03

    不斷增厚我們的“綠色家底”

    植樹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同在場的干部群眾親切交談。他說,今年是新中國植樹節設立45周年。全國人民堅持植樹造林,荒山披錦繡,沙漠變綠洲,成就舉世矚目。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森林覆蓋率僅有8.6%。通過實施“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重點生態工程,持續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我國森林覆蓋率提升至24.02%。

    5de714d7813764192ac66fd088af819b_20240403212136177.jpg

    △潞城鎮植樹點內,生機盎然。(總臺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在自豪于我國生態成就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生態欠賬、生態壓力。

    在去年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總書記指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

    林草興則生態興。在今年的植樹現場,總書記說,我國缺林少綠問題仍然突出,森林“寶庫”作用發揮還不夠充分。

    3d3937d9beb09de3eb1d12d394404abd_20240403212136283.jpg

    △現場參加植樹的少先隊員們。(總臺央視記者鄂介甫拍攝)

    直面問題,扛起責任,植樹造林,應當更有作為。

    總書記曾指出,“森林是我們從祖宗繼承來的,要留傳給子孫后代,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子孫?!?/p>

    在今年植樹現場,總書記說,增綠就是增優勢,植樹就是植未來。要一茬接著一茬種,一代接著一代干,不斷增厚我們的“綠色家底”。

    殷殷關注,經略長遠,久久為功,澤被后代。

    82560a8197cb3e4d65f9969f98a9d032_20240403212136400.jpg

    △參加植樹的少先隊員們合影留念。(總臺央視記者盧心雨拍攝)

    04

    “擴綠、興綠、護綠”,如何三者并舉?

    如何做好綠化祖國這項重要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植樹期間給出了答案:要擴綠、興綠、護綠并舉??倳浘痛俗鞒鱿到y闡述。

    1781dc1aae2e6f12314309b6a1b373da_20240403212136485.jpg

    △現場種植的苗木。(總臺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擴綠,就是要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適地適樹、適時適法,種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擴綠,要講究科學性。2020年參加植樹活動時,總書記曾強調,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不刻意追求奇花異草、名貴樹木,真正做到為人民種樹,為群眾造福。

    擴綠,要注重協同性。在去年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總書記指出,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既做好碳排放的“減法”,又做好“擴綠”的加法,這正是美麗中國建設的方法論。

    興綠,就是要注重質量效益,拓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推動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更好聯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

    總書記曾經多次強調,要在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上下功夫。去年9月,在黑龍江北極村考察時,總書記指出,森林是集水庫、糧庫、錢庫、碳庫于一身的大寶庫?!耙獦淞⒃鼍G就是增優勢、護林就是護財富的理念”,“堅持林下經濟和旅游業兩業并舉”。

    正如總書記指出的,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護綠,就是要加強林草資源保護,做好防滅火工作,深入開展重大隱患排查整治,守護好來之不易的綠化成果。

    去年9月,在大興安嶺地區漠河林場自然林區考察時,總書記專門聽取加強森林防火滅火等情況介紹。他指出,要堅持造林與護林并重,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決不能讓幾十年、幾百年、上千年之功毀于一旦。

    1407f1287bc8d6ecaf2daf13a985b547_20240403212136755.jpg

    △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內種植的紫穗槐和小葉楊。(總臺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

    在今年的植樹現場,總書記還談到國土綠化的主戰場——三北地區??倳洀娬{,要把更多力量集中到“三北”工程建設上來,筑牢北疆綠色長城。

    從往年植樹時多次強調“愛綠、植綠、護綠”,到今年植樹時系統闡述“擴綠、興綠、護綠”,總書記引領我們更深領悟植樹造林的價值意義和路徑方法。

    b092dbd7f6ba3bff010a385dd3244e8a_20240403212136845.jpg

    △擴綠、興綠、護綠,建設美麗中國。(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10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場會議上語重心長地說:“森林是陸地生態的主體,是國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資本,是人類生存的根基,關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國土安全、物種安全、氣候安全和國家外交大局。必須從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高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為子孫后代留下美麗家園,讓歷史的春秋之筆為當代中國人留下正能量的記錄?!?/p>

    人勤春來早,植綠正當時。讓我們用行動響應總書記號召,積極參與植樹造林,人人爭當綠色使者、生態先鋒,為建設美麗中國增綠添彩。

    ec13b6acaf4c49b0f2e92753deb4fcce_20240403212136965.gif

    監制丨申勇 龔雪輝

    主筆丨劉瑞琳

    記者|李錚 李增仁 姚瑤 陸泓宇 鄂介甫 趙化 劉岳 范凱 石丞 郭鴻 盧心雨 郁振一 朱超

    視覺丨陳括 張晶

    責任編輯:李雅蘭
    99无码电影亚洲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_免费人妻中文在线视频_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