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5dm4x"></s>

  • <wbr id="5dm4x"><menuitem id="5dm4x"></menuitem></wbr>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理響中國】深刻理解新時代新征程新的文化使命

    2024-04-02 16:49:39?作者:?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責任編輯:陳雨文   我來說兩句

    我們對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發展的過程。黨的二十大對“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戰略部署。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我們提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重大命題,發出“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偉大號召。習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論和實踐上具有突出的導向作用,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文化”與“文明”是兩個有差別的相近概念?!拔幕笔欠从成鐣Y構中的某一具體領域性概念,與經濟、政治相對應,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格局中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拔拿鳌笔欠从橙祟愒谡J識和改造世界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制度成果總和的總體性概念,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到中華文明進而到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具有更為宏闊的理論視野和總體性意義。

    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形成每個國家和民族豐富多彩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特質。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是具有連續性,歷經五千多年古今貫通的傳承發展,包含著很多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可以汲取的歷史智慧,涵育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我們要把握中華文明的鮮明特質和獨特定位,堅定守護中華文明的根和魂。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絕不是斷裂、拋棄中華文明,而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從價值與文明的高度內生性地賡續中華文明,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真理性激活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促進中華文明現代轉型和創新發展,開辟和發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進一步突出了中華文明的現代意蘊、現代形態和當代使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明的文化沃土之中,延長“中國特色”的時間之軸,能夠在更宏闊深遠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文明的寶貴資源,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制度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從中華文明的歷史坐標觀察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實踐基礎上,又立足于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當代實踐,把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同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緊密相聯,是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的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實踐理性的統一,不是其他傳統文明現代性的簡單復古或復制,表明不通過西方的現代文明發展道路,同樣可以發展出具有充滿活力的現代文明。從“現代性”“民族性”“文明性”“歷史性”等維度確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增進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價值引導力,為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文化凝聚力,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推動力。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創造了”是表示實踐——理論的邏輯關系,闡釋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理論形態上的性質和意義,而不是歷史——時間的邏輯關系,不是表明時態的完成,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依然是正在進行時,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具體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隨著中國式現代化不斷深化拓展,必將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

    “兩個結合”是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既是必由之路,又是最大法寶。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皟蓚€結合”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和文明進步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兩個結合”產生“深刻的化學反應”的必然結果,是“兩個結合”造就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的具體表現。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體現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東方文明屬性。

    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與“包容性”特性體現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F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當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鋒之勢前所未有,中國式現代化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并蓄的態度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發展。中華文明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在保持中華文明的自我主體性和自主地位的前提下,堅持文明開放性,充分吸收和借鑒當代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在“世界歷史”基礎上實現中華文明自我發展、自我超越,創造出更高的人類文明新成果和新形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基本內容,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世界意義。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同其他國家、民族的文明形態共同發展的,是具有世界視野的共生性的文明,必將為人類進步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武漢體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99无码电影亚洲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_免费人妻中文在线视频_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