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與新生——西藏翻身農奴影像檔案:白瑪
2024-04-02 14:05:00?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這是82歲的白瑪老人(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白瑪1942年出生于現在的西藏自治區那曲市申扎縣一個牧人家庭,屬于農奴中的“差巴”。他回憶,那時家里要為貴族放牧1000多只羊,得到的報酬僅僅是不夠糊口的食物,記憶里小時候很少吃飽過,冬季只能用爛衣服裹腳充當鞋子。 1959年3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西藏掀起了民主改革,白瑪終于可以為自己的好生活奮斗。70年代,白瑪和同伴為向北尋找草場,在羌塘草原深處的嘎措湖邊建設了新家園——雙湖特別區嘎措人民公社(今雙湖縣嘎措鄉)。1989年,白瑪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如今,隨著雙湖縣實施高海拔牧民生態搬遷工程,白瑪老人住進了山南市森布日生態搬遷安置點的二層小樓,安享晚年。白瑪說:“現在我孫女嘎桑玉珍一年在合作社里的分紅就有20頭羊、一頭半牛和5萬元現金。我們可以為自己的生活奮斗,我覺得這就是最大的幸福?!?/p> 白瑪的孫女嘎桑玉珍(左)為他和老伴多吉卓瑪敬酥油茶(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白瑪老人(左)和老伴多吉卓瑪在家中喝酥油茶(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白瑪老人(左四)在家中與家人合影(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白瑪老人展示自己的身份證(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白瑪老人展示自己的全國勞動模范獎章(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